蔬菜大棚土壤内所含因素的介绍
来源:http://www.hnayjn.zun43.789001.net/news/437.html 发布时间:2014-11-01 点击:2502
无论根际蔬菜大棚土壤还是根区土壤,都以细菌为主,放线菌次之,真菌***少。在发生病害的根外土壤中,与蔬菜大棚健株对比,细菌,放线菌随发病的加重呈明显的减少趋势,真菌表现出增加的趋势。在发生病害的根区土壤,细菌,放线菌的数量呈现出随病害的加重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,其数量在病株中期达到******,且均高于露地。真菌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,除在发病早期的值略小于健株。
各种酶的含量均大于露地,磷酸酶含量表现出随棚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,土壤脲酶含量在3年的大棚中达到******,这与全氮全磷变化相一致。过氧化氢酶含量变化波动很大,过氧化氢酶呈现出随棚龄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,过氧化氢酶的减少,影响了土壤的解毒能力。其含量与植物的病害有关。土壤硝酸盐在耕层的含量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动态变化,在作物生长期间达到******值。
大致呈现波峰波谷的周期性变化,在每年的1-3月出现硝酸盐的高峰值,然后逐渐降低,但无论怎样其硝酸盐含量始终是随棚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。土壤硝酸盐在0~40厘米处的含量都大于露地,这也说明了硝酸盐在表层大量累积。硝酸盐在土层0~20厘米的含量明显大于其在20~40厘米的含量,说明硝酸盐在土层表层中的淋溶已经很剧烈。棚龄为3年的大棚中的硝酸盐的淋溶量在所有月中都是******的。精耕细作对硝态氮淋溶的影响很大。土壤硝态氮的淋溶可以在土地闲置后急剧的降低,但其土壤对硝态氮的容纳能力仍然很高。不同的蔬菜对硝态氮的淋溶影响明显。
- 上一篇:如何建造高质量蔬菜大棚
- 下一篇:蔬菜大棚的优势体现